医用气体管道管径确定与设计施工安装要点

2025-08-02 23:38:31 山西中心供氧 13

医用气体管道系统是医院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与安装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医疗工作的正常开展。在系统建设过程中,管径的合理确定以及设计、施工、安装的规范化操作,是确保气体输送稳定、安全、高效的关键环节。

管径的确定应基于医院的实际用气需求进行科学计算。设计阶段需统计各科室的终端数量、最大用气量及同时使用系数,结合气体种类氧气、压缩空气、负压吸引等的流量和压力要求,通过水力计算确定各级管道的管径。通常采用“由大到小、逐级分配”的原则,主干管管径较大(如DN50~DN80),支管逐步缩小(如DN25~DN15),确保最远端终端仍能维持规定压力,一般为0.35~0.6 MPa,避免压降过大影响使用。

在设计方面,应遵循《医用气体工程技术规范》(GB 50751)的要求,合理规划气源站、管道走向、阀门箱、减压装置、报警系统等。管道系统宜采用环形或双支路布置,提高供气可靠性;关键区域应设置区域阀门箱,便于分区控制与应急切断。同时,不同气体管道应独立敷设,避免交叉污染,并预留检修空间。

施工安装阶段,应选用符合标准的脱脂紫铜管或不锈钢管,严禁使用镀锌钢管。管道连接优先采用银钎焊或氩弧焊,确保焊口饱满、无泄漏。管道敷设应横平竖直,水平管应有不小于0.003的坡度,坡向排水点或气源方向,防止冷凝水积聚。垂直管应设置牢固支架,间距符合规范要求。

安装完成后,必须进行分段吹扫和整体气密性试验。吹扫采用高纯氮气,流速不低于20m/s,直至出口气体洁净为止。气密性试验压力为工作压力的1.15倍,保压24小时,压降不得超过1%。合格后方可安装终端设备,并进行功能测试。

综上所述,医用气体管道的管径设计与施工安装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必须科学计算、规范施工、严格验收,确保系统安全、稳定、长效运行,为医院提供可靠的气体保障。


中心供氧
负压吸引
呼叫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