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气体汇流排应用场所及设置规范
医用气体汇流排是中心供气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压缩气体气瓶的集中管理与自动或手动切换供气。其主要功能是在液氧储罐检修、制氧机故障或用气高峰时作为备用或补充气源,保障医疗气体的连续稳定供应。
根据《医用气体工程技术规范》(GB 50751-2012)及相关行业标准,汇流排的设置应结合医院规模、用气需求和供气系统配置确定。其典型应用场所包括:中小型医院未设置液氧站的中心供氧系统、大型医院的备用氧气源、医用氮气与二氧化碳供气系统、以及手术部、ICU等对气体供应连续性要求较高的区域。此外,在制氧机系统或液氧系统维护期间,汇流排可作为临时应急气源使用。
汇流排的设置应符合以下技术规范:
气瓶数量配置:氧气汇流排应采用“一用一备”或“多瓶组自动切换”方式,每组气瓶数量根据医院最大日用氧量和更换周期计算确定,通常不少于5瓶(40L标准瓶),确保在气瓶更换或供气中断时有足够的储备量。
安装位置:汇流排应设置在通风良好、干燥、远离热源和火源的专用气体间内,不得设在地下或半地下空间。房间应有明显“禁止烟火”标识,并配备防爆照明和静电接地装置。
管道与阀门:汇流排出口应设置总截止阀、减压装置和止回阀。减压后输出压力应与主管网匹配,通常为0.8MPa。自动切换汇流排应具备压力传感装置,当主供组压力降至设定值时,能自动切换至备用组,并向护士站或监控中心发出声光报警信号。
安全措施:气瓶应固定于支架或链条上,防止倾倒。汇流排间应设置氧气浓度监测报警装置,当环境中氧浓度超过23%时发出报警,防止富氧环境引发火灾风险。同时,房间应配备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器。
标识与维护:每组气瓶应明确标注“使用中”或“备用”状态。管道外壁应涂刷天蓝色(氧气)标识漆,并标注气体名称和流向。系统应定期进行气密性检查、减压阀校验和切换功能测试,记录维护档案。
综上,医用气体汇流排作为中心供气系统的备用或补充气源,其设置必须符合国家规范要求,确保在主气源中断时能够及时、安全、可靠地投入运行,保障临床用气需求。